news Center
行業資訊
共建智能冷鏈生態 為冷鏈未來賦能
全站搜索
news Center
共建智能冷鏈生態 為冷鏈未來賦能
凍庫墻壁的保溫性能到底靠不靠譜,全藏在一張熱阻表里??蛇@堆數字符號橫七豎八的,工程師新手沒少撓頭。今天直接甩說明書步驟,咱用最糙的實操經驗給大伙拆解明白。
甭管表格長啥樣,頭一排準有“墻體分層構成”項目。你庫子的外墻要是“200mm混凝土+80mm聚氨酯+0.1mm防潮膜”,就死盯著這個組合看——別管其它眼花繚亂的參數,認準你的結構剖面圖!
舉個實栗子:
某冷庫墻實際用 12mm水泥砂漿抹面 + 240mm紅磚 + 80mm擠塑板(XPS) + 0.2mm高分子防潮層
你在表里就專門扒拉帶“水泥+磚+擠塑板+膜”的組合數據,別的統統略過。
熱阻表里最要害的兩兄弟:
R值(單位:㎡·K/W):越大說明保溫越牛逼,墻越能扛冷氣外泄
K值(單位:W/(㎡·K)):這玩意兒越小越好,大了等于熱量竄得飛快
▲ 致命細節:
表頭單位可能有陷阱!瞅清楚是 ㎡·K/W 還是 m2·℃/W(國內習慣用后者)。單位不對直接掰扯錯幾十倍!
冷庫致命要害就在防潮層!那些表里標著“帶防潮膜修正”的數值才是真值。
手動計算公式長這樣??
總熱阻 R總 = R1(水泥層熱阻) + R2(磚層熱阻) + R3(擠塑板熱阻) + R防潮(強制加?。?/pre>→ R防潮經驗值:0.05~0.15 ㎡·℃/W(具體看膜材質)
沒加這層熱阻?等著明年墻體結冰鼓包返工吧!躲開三大巨坑:
材料厚度亂標:表里聚氨酯厚度80mm,你施工實際60mm?趕緊重算熱阻!
基層沒除濕:混凝土含水率超5%?熱阻當場打8折!
接縫沒堵嚴:保溫板縫隙用發泡膠封死了嗎?漏條縫整面墻效果報廢
實操案例:-25℃低溫庫這么選
? 查表鎖定目標:庫溫-25℃,要求 傳熱系數K ≤ 0.15 W/(㎡·℃)
? 反推總熱阻 R≥ 1/K = 6.67 ㎡·℃/W
? 從表里篩:
150mm聚氨酯(R≈5.2)+磚墻(R≈0.5)+防潮層(R≈0.1)總R≈5.8 → 不夠!
改180mm聚氨酯(R≈6.24)+結構層+防潮 → R≈6.84 → 達標!
外墻構造 | 總熱阻 R (㎡·℃/W) | 傳熱系數 K (W/㎡·℃) |
---|---|---|
240磚+80擠塑板+防潮層 | 3.01 | 0.33 |
200混凝土+120聚氨酯+防潮 | 6.12 | 0.16 |
120砌塊+150PIR板+防潮 | 7.83 | 0.13 |
熱阻表就是張通關密碼圖。材料選對、厚度焊死、接縫封牢,數據才不作假。下回遇到圖紙和實際對不上,直接拍表到項目經理臉上:“按國標熱阻值,給老子加保溫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