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知識分享
共建智能冷鏈生態 為冷鏈未來賦能
全站搜索
news Center
共建智能冷鏈生態 為冷鏈未來賦能
冷庫室內標準濕度通??刂圃?strong>40%-65%RH(相對濕度)之間,這一范圍能平衡冷藏效果與設備能耗,同時避免冷凝水導致貨物受潮或微生物滋生。不同行業對濕度的要求存在差異,但40%-65%RH是通用的安全區間。
冷庫濕度管理得像“管孩子”——太干果蔬會蔫,太濕包裝箱發軟。食品冷庫濕度常調至85%-95%RH,防止蔬菜脫水;醫藥冷庫則嚴格控制在45%-60%RH,避免藥品吸潮失效。若是存儲電子產品,濕度得壓到30%-40%RH,防靜電又防銹。
設備組合拳:工業除濕機+加濕系統雙管齊下,配上濕度傳感器自動報警;
建筑結構優化:冷庫門加裝風幕,墻面用隔熱防凝露材料;
貨物擺放技巧:果蔬筐留空隙促進空氣流通,肉類托盤加隔板防滴水。
夏季高溫高濕:提前啟動除濕機,檢查排水管道是否堵塞;
冬季低溫低濕:開啟超聲波加濕器,避免貨物干裂;
頻繁進出庫:設置過渡間緩沖溫差,門簾選用PVC材質減少冷氣泄漏。
冷鏈物流企業每月會做一次“凝露測試”:在冷庫角落放置吸濕紙,24小時后若紙張增重超過5克,說明濕度超標。醫藥GSP認證時,濕度記錄要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數據保存至少5年。
您可能好奇,為什么同樣是300平的冷庫,價格差異會這么大?上周剛給安徽某蔬菜合作社做完冷庫預算的李師傅,指著電腦屏幕上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