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知識分享
共建智能冷鏈生態 為冷鏈未來賦能
全站搜索
news Center
共建智能冷鏈生態 為冷鏈未來賦能
冷庫板接縫處理這事兒,說白了就是給冷庫穿“無縫內衣”——穿不好漏風,穿好了省電又耐用。很多新手師傅總以為接縫打膠越厚越好,結果膠層開裂、冷橋效應全找上門,今天咱就掰開了揉碎了,把接縫處理的門道講透。
第一步:選對材料是底線
市面上膠水五花八門,別聽商家吹“萬能膠”,冷庫環境特殊,得認準-40℃不脆化、抗紫外線、低VOC的專用密封膠。板材邊緣處理更重要,建議用V型槽刀開槽,別用美工刀隨便劃拉,槽口深度誤差超過2毫米,后續打膠就是白費勁。
第二步:施工流程有套路
先說個反常識操作——打膠前得讓板材“透口氣”。新出廠的冷庫板多少帶點潮氣,堆在現場晾24小時再施工,能減少后期膠層起泡。打膠時記住“三字訣”:勻、滿、壓。膠槍移動速度每秒15厘米最合適,太快有斷層,太慢膠堆積。最后用專用壓縫工具從中間往兩邊趕,把空氣徹底擠出去。
第三步:特殊部位要開小灶
陰陽角接縫最容易翻車,建議用L型鋁合金過渡件,比單純打膠可靠三倍。吊頂板接縫更要當心,每塊板至少留3毫米伸縮縫,夏天熱脹冷縮才不會把膠層撐裂。遇到穿墻管道這種“刺頭”,先用防火泥封堵,再繞兩圈遇水膨脹膠條,雙重保險。
第四步:驗收別光用眼看
很多工程栽在驗收環節,表面光溜溜其實暗藏隱患。教您三招:用手電筒斜照接縫,看到膠縫有氣泡直接返工;拿測溫儀測接縫處,溫差超過0.5℃說明有冷橋;最狠的是灌水試驗,接縫處墊上吸水紙,24小時不濕才算過關。
維護保養有訣竅
別以為裝完就萬事大吉,每季度檢查接縫膠條彈性,變硬發脆就得補膠。清潔時別用尖銳工具刮擦,溫水加中性洗滌劑最穩妥。要是發現膠縫開裂,別直接打新膠,先用刀片把舊膠清理到槽底,重新打膠后壓縫養護48小時。
冷庫板接縫處理就像繡花,急不得也省不得。從材料篩選到施工細節,每一步都藏著成本賬——前期省100塊膠水錢,后期可能多花1000塊電費。記住:好的接縫處理,是冷庫用十年不漏冷氣的底氣。
咱干冷鏈、果蔬批發或者開餐館的,手里那個溫度在0到5度晃悠的冷庫,那可是蔬菜保鮮的黃金地帶啊!這個溫度區間,專業點叫冷藏...
查看全文哎喲,冷庫這地方,那可是細菌、霉菌的“度假村”!又冷又濕,普通消毒劑進去根本施展不開拳腳,搞不好還傷設備,甚至污染食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