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即世界多數(shù)國家通稱的“新年”,是公歷新一年的第一天。
元,謂“首”;旦,謂“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晉書》,但其含義已經(jīng)沿用4000多年。 中國古代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為元旦,漢武帝起為農(nóng)歷1月1日,中華民國起為公歷1月1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亦以公歷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歷年”。
對于一些吃貨們,會很好奇的問元旦吃什么?要的吃的健康,吃的安全,吃的美味。
元旦嘛!當然是吃“五辛盤”喝“椒柏酒”!何為五辛盤呢?吃“五辛盤”,是古人在立春之日以蔬菜、水果、餅餌盛于盤中饋贈親友的習俗。晉代《風土記》中說:“元日造五辛盤”,“五辛所以發(fā)五臟氣,即蒜、小蒜、韭菜、蕓苔、胡荽是也”。想知道這由果蔬組成的五辛盤是否美味,那就看原存儲是否保鮮。多數(shù)餐飲行業(yè)都是提前存有大量的果蔬,果蔬存放在保鮮冷庫、冷藏冷庫的居多。
保鮮冷庫主要用于果蔬、乳品、鮮蛋、鮮肉等食品的保鮮,使食品保持較低的溫度,而溫度一般又不低于 0℃。食品低溫貯藏并非溫度越低越好,也并非任意低溫條件下所有食品都能取得良好的貯藏效果。 冷藏冷庫(0℃~ -18℃)貯藏是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延長水果蔬菜鮮肉長存期的一種貯藏方式。冷藏是現(xiàn)代水果蔬菜低溫冷藏的主要方式。水果蔬菜鮮肉的冷藏冷庫溫度范圍為0℃~-18℃,冷藏貯藏可以降低病源菌的發(fā)生率和果實的腐爛率,還可以減緩果品的呼吸代謝過程,從而達到阻止衰敗,延長貯藏期的目的。食品凍結率較高,微生物和酶類基本上停止活動、生長,氧化作用也非常緩慢。所以食品可以貯存較長時間,并有較好的冷藏質量。
現(xiàn)在人都注重身材都應少吃油炸、油煎食品,水果蔬菜成了不可缺少的保顏食品。而元旦吃五辛盤是從古至今最佳的選擇了,不是早已傳有:“立春咸作春盤嘗,蘆菔芹芽伴韭黃。互贈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須待膏粱。”當然這里的立春是現(xiàn)今的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