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庫不僅用于漁港陸域工程的魚品的冷藏加工,在內陸地區也在廣泛的應用。許多內陸漁業公司、養殖公司也相繼建立了自己的水產冷庫,以解決魚、蝦、貝等水產品的保鮮問題,同時也為肉、禽、蔬菜等食品提供了食貯條件。
漁業冷庫主要用于魚品的加工、冷凍及冷藏。漁業冷庫屬于工業建筑,它與一般的工業建筑又不相同,如為使室內保持一定的低溫,需在冷藏、凍結間的墻壁、地面、屋頂上敷設一定厚度的隔熱材料,以防止外界熱量的侵入。因此對冷庫的技術經濟評價除進行一般工業建筑的技術經濟分析外.還應進行冷庫的專業性的技術經濟分析。
二、漁業冷庫的平面布置的技術經濟分析
1.漁業冷庫的一般技術要求
漁業冷庫主要由冷藏間、凍結間、冰庫、川堂等主要建筑和理魚間、制冰間、機房、配電間、月臺等輔助建筑組成。冷庫一般都采用低溫庫,規模是按魚貨產量、鮮銷、冷凍加工的比例確定的。生產性冷庫的凍結能力按下式計算:
G=Q/Z×S×K
式中:G——日凍魚量(噸/日)
Q——全年魚貨總產量
Z——年平均作業天數一般取280天
S——綜合不平衡系數
K——凍結魚貨分配系數
中轉性冷庫和分配性冷庫的凍結能力,可根據當地產量和復凍量確定。冷藏間的容量取日凍結量的15~30倍。制冰能力按用冰保鮮的魚貨量計算,冰庫容量按日制冰量的20~30倍計算。冷藏間內應設回籠間,以防止從庫門進來的熱濕空氣直接進入冷藏庫,減少庫內結霜現象和溫、濕度波動。理魚間的建筑面積一般按凍結一噸魚貨需10~15平方米計算,位置應接近凍結間,地坪應作排水管溝,便于污水及時排出。隔熱材料一般應滿足導熱系數小、吸溫性小、強度高、耐火、抗凍等要求。常用的隔熱材料有軟木、稻殼、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等。選用時,盡量做到施工方便,造價合理。
2.漁業冷庫平面布置實例和技術經濟分析
冷庫的平面布置首先要滿足制冰工藝的要求和產品運輸進出庫的方便。廠區和生活區應分開布置,主要建筑布置應集中、緊湊。下面以享寧制冷為例進行分析。
我司冷庫設計時主庫和生產部分靠廠區西側布置,并盡量縮短輸魚和輸冰的運距。廠區東側為擬建的辦公、生活設施和預留發展用地,使生產和生活互不干擾。主要入口設在廠區北側。與廠外道路相通,為人流貨流的主要通道。次要入口設在廠區西側,為輸魚輸冰的主要通道。主庫、理魚間、制冰間呈一字形東西向布置,出庫月臺及坡道朝東,靠近主要出入口,出冰平臺到進魚坡道朝西靠近輸魚、輸冰出入口。平面布置緊湊,生產工藝流程順暢,路線最短,且理魚間、制冰間均有良好的朝向和采光通風條件。氨壓機房靠主庫西側,與主庫相距10米,位于主導風向的下風位,有良好的采光通風條件。變配電間與機房相鄰,冷卻塔冷凝器循環水池靠近機房布置,使管線最短,聯系方便。水泵、水井及恒壓供水泵房布置在廠區東南角,有較好的環境和衛生條件。主庫東側靠月臺有足夠的回車場地,西側有較大的堆貨場地,廠區內設有3.5米環形道路,將回車場、堆場及出入口連系起來,交通運輸順利通暢。
三、漁業冷庫生產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1.產品產量
冷凍和冷藏分品種、規格、數量按噸日計算。
2.冷庫利用率
反映冷庫生產能力使用情況的指標。包括冷卻、凍結間設備利用率和庫房容量利用率。
4.單位冷量耗電量
指壓縮機平均生產1000大卡冷量耗用的電量,它是按每月各臺壓縮機的制冷量和耗電量來計算的。各制冷系統由于蒸發溫度要求
不同,單位冷量耗電量相差很大,因此要求分別計算。
5.單位產品耗冷、耗電量
6.冷庫月平均勞動效率(噸/人日)
7.輔助材樸消耗量
主要指氨、潤滑油、鹽等主要輔助材料的消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