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北方較冷涼的地區利用自然冷源建造自然通風窖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我國東部地區鮮食葡萄中種植面積很大,根據巨峰的采后生理特點最適于在降溫速度較快的制冷冷庫設備中貯藏。如遼寧省北寧市早期巨峰葡萄貯藏多以自然通風窖為主體,近年來多已改用各種類型的冷庫貯藏。
機械制冷冷庫的幾種形式
(1)微型冷庫:這種冷庫特點(以天津農產品保鮮研究中心設計的微型節能冷庫為例):
①貯藏規模小,每庫可貯藏葡萄10~15噸,適合農戶自產自貯,是一種有利于提高果品質量和貯藏質量的貯藏形式。
②投資小。每貯藏1kg葡萄庫房和設備投資只需1.6~2.0元,一般農戶可以承受。
③收效快。據北寧市1995年建庫情況看,當年建庫貯一茬葡萄春節前后銷售,每千克凈增值2~4元,即在不到一個年周期內可收回建庫成本,并略有盈余。因此北寧市1996年的建庫量比1995年增加了5~7倍。
(2)復合型節能庫:這是一種中小型冷庫,庫容量一般為200~500萬噸不等,它與計劃經濟條件下主要在銷地建設的商業果蔬冷庫的區別是:
①充分利用自然冷源,機械制冷與利用外界冷源相結合。
②采用聚氨酯整體發泡保溫,保溫性能好,節省能源。
③建筑結構簡單,便于在農村施工,建筑費用低。據天津農產品保鮮研究中心呂昌文等(1993年)在天津北部山區的設計與應用,它較普通商用冷庫節省建庫費30%~50%,節省電能30%~40%。
(3)氣調冷庫:近20年來,氣體貯藏在果蔬等農產品貯藏保鮮上的發展,可以說是一場革命。氣體貯藏有兩種形式:一是修建氣密性強的氣體冷庫,庫內除具有制冷設備,還要有制氣、調氣設備。這種冷庫建庫要求嚴格,建庫成本高,維護開支大,在我國發展較慢;二是材料氣調。目前多數專家認為,我國在相當一段長的歷史階段不宜大量發展氣調冷庫,而應走“以節能型冷庫為基礎,以材料氣調為主的氣體保鮮道路”。即通過應用氣調保鮮膜,實現氣體貯藏。目前,葡萄上的氣體保鮮已開始走上應用階段。